各國央行都是官方機構,其盈利情況如何?錢敏偉和於璟鈺算了一筆賬。2012年,美聯儲上交給美國財政部884億美元,2013年利潤814億美元。中國人民銀行從不公佈收益數據,據兩位專家估算,2013年利潤在1800億元左右,這個數字如果和2013年企業盈利排行榜對比,進前三肯定沒問題。
  央行的利潤給銀行業添了濃墨重彩。2013年,A股市場上市公司銀行板塊凈利潤總額1.16萬億元,占據當年A股公司凈利潤總額的半壁江山。當年A股最賺錢的前10大公司7家都是銀行,其中工行凈利潤2629.65億元,其次是建行2151.22億元。
  當然,央行並不以盈利為目的,按照法律,央行的盈利除保留一定的準備金外其他全部上繳財政。
  央行外匯儲備購買歐美債券,現在是大牛市,價格大幅上升,指責購買美債的人應該閉嘴了,有美聯儲與美國經濟實力作後盾,美債價格堅挺。下一步的改革不是讓一堆人指手畫腳指導央行應該進行什麼投資,而是逐漸藏匯於民,讓民間自己投資,盈虧自負。
  為了回收貨幣,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,去年存準金均值19.3萬億元,法定准備金利率是1.62%,超額準備金利率是0.72%;銀行因此利益受損,通過變相提高貸款利率向貸款者轉嫁成本,同時政府存款、公積金等只有活期利率,以彌補損失。
  利率市場化與匯率市場化,意味著央行的資產端規模會下降,其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也將隨之下降,在此之前,央行有必要公佈那些不屬於商業機密的數據,使下屬銀行、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做到心中有底。
 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機構是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。南紡股份二股東的身份,讓投資者保護基金進入投資者視野。追溯持股情況,保護基金部分持股乃債權所得。
  指責央行與投資者保護基金盈利沒有意義,某部分公共職能轉型成公司運營模式,必然出現效益至上的結果。要避免道德陷阱與利益衝突,唯一的辦法是讓應急公司在風險過後消失,不能讓亦官亦商的現象持續蔓延。或者,回到公益基金的本真,由市場第三方運作,向出資者公開詳盡的財務狀況,詳述有多少收益用在了保護投資者身上。
  為了保護投資者,為了公益事業,權力部門建立了自己的資產負債表,局部公司化,結果是監管者下場成為拳擊者,市場主體只好聞風而退。  (原標題:央行等公共職能部門該不該盈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u87xuwz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